2025年3月7日,馬自達汽車宣布經(jīng)典車型馬自達6全球停產(chǎn)。事實上中國市場馬自達6,也就是阿特茲早于2023年停產(chǎn)。
在電動車普及之前,許多人一直認為馬自達阿特茲是市面上最運動的車型之一。但我們一直不那么認為。
馬自達6已經(jīng)歷了23年、三代車型的更迭。但它的產(chǎn)品力和市場影響力,卻是一代不如一代。
第一次開馬自達6還是2004年,那是馬自達6開天辟地的一代。也是最成功,個人認為是唯一成功的一代。
因為第二代馬6改名睿翼換裝2.5L引擎,但開起來已經(jīng)沒有第一代那樣靈動了。而且當時市面上出現(xiàn)了別克君威這樣的角色,底盤功力已經(jīng)超過睿翼。
所以真正的馬自達6,從來只認第一代。
對于馬自達6最后一代阿特茲,從一出身就不認為它是一輛成功的作品。
馬自達阿特茲一直是叫好不叫座,很多人會說它很漂亮,也不否認這一點。但過于遷就外形的設(shè)計,讓阿特茲的空間是同級中最小的,實用性大打折扣。
馬自達阿特茲,它的NVH和舒適性相比上兩代有很大提升。不過阿特茲相比對手,還是馬自達那種固執(zhí)——舒適性差一點,過于追求外觀設(shè)計和運動感的風格。
那么這輛末代的馬自達6——阿特茲開起來運動性怎么樣?
從開始之初,Atenza阿特茲的設(shè)計路線并沒有比上一代更運動。反而是它要保證自己比一代更舒適、更寧靜,行車素質(zhì)更高。
和二代睿翼車型相比,Atenza的前輪向前移動了100mm,軸距達到了2830mm,比老款的2675mm以及睿翼上的2725mm都加長不少,目的還是為了搶奪后排買家。
但Atenza顯然沒有興趣打造什么接近50:50的前后軸比重,打開引擎艙你就會明白一切——引擎幾乎是壓在前軸靠前的位置,Atenza的重心甚至比上一代更靠前。
壓在前軸上的引擎也讓極限來得比預想的快,即使是19英寸的輪胎也抵擋不住轉(zhuǎn)向不足的發(fā)生。還好只要你收一點油,Atenza的前輪就能馬上回復抓地力。
Atenza盡管沒有一副純粹的運動底子,但日常開起來仍然感覺很運動,給到你非常多的樂趣,這是同級車中很難找到的。
但更多是的一種運動的感覺,給你駕駛樂趣,而不是底盤極限。我們很多次把阿特茲在賽道上推到極限,事實上與日系其它幾個競爭對手差距并不大。
另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,是馬自達的創(chuàng)馳藍天引擎并不運動。
創(chuàng)馳藍天技術(shù)通過特殊的設(shè)計,活塞頂部設(shè)計成一凹陷孔,使燃料噴射后在火星塞附近形成疊層混合氣體,幫助穩(wěn)定燃燒。
在海外版令到汽油引擎壓縮比高達14:1,而國產(chǎn)版被鎖定在13:1,目的是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(xiàn)了超低油耗。
不過實際駕駛體驗中,2.5L排量自然吸氣+6AT變速箱除了動力跟不上外,同樣馬自達引擎存在著高轉(zhuǎn)噪聲過大的問題。
與豐田2.5L熱效率40%引擎一樣,過于強調(diào)高壓縮比的引擎,都是為了經(jīng)濟省油而設(shè)計,所以運動性和油門響應速度方面會差一些。
其實日系同級車型中,日產(chǎn)天籟那副2.0T引擎是最運動的。全球第一款量產(chǎn)VC-TURBO可變壓縮比引擎,可惜天賴沒有一副好底盤。
所以在電動化來臨之前,相比幾款完成換代的主流日系車型,當時馬自達阿特茲已經(jīng)上市多年沒有更新。
除了顏值外,它的競爭力真的沒有什么優(yōu)勢。
末代的阿特茲,已經(jīng)很難回到祖輩馬自達6那樣的輝煌了。而它的運動性,也一直是被高估。
心目中最好的馬自達6,仍然是第一代。
創(chuàng)馳藍天引擎并不運動。